聾校班級管理巧思妙用“四診”法
濮陽市特殊教育學校 侯美英 13849301235
科 目:中學綜合實踐及管理
內(nèi)容提要: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是中醫(yī)診斷疾病的傳統(tǒng)方法,又稱“四診”法。醫(yī)師運用四種手段來收集癥狀,通過歸納分析,就可以了解疾病的成因、病變的部位、性質(zhì)及其內(nèi)在聯(lián)系,最后確定治療措施,下藥除病。根據(jù)筆者的體會,如果能把傳統(tǒng)醫(yī)學中診斷疾病的基本方法———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靈活運用到班級管理中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聾生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。尤其是高年級聾生的管理,他們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,諸如就業(yè)壓力、升學壓力、經(jīng)濟上困難、情感的波動等等,使得學生管理工作更為艱巨。作為班主任,如果不能及時、準確地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,在管理中就會處于被動地位,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。根據(jù)筆者的體會,如果能把傳統(tǒng)醫(yī)學中診斷疾病的基本方法———“望、聞、問、切”靈活運用到班級管理中,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“望”———運用視覺,通過察言觀色,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。
人的精神表情、言語及動作等是其內(nèi)心活動的外在表現(xiàn),由于聾生聽覺障礙導致言語缺陷,不善于表達內(nèi)心的所思所想,只能通過留心觀察學生的精神面貌、表情狀態(tài)及動作形態(tài)等方面的變化,及時了解其思想變化,從而針對性地做工作,受到良好的效果。在我班有位女同學,各方面表現(xiàn)都很出色,性格也很活潑,可是到了八年級學期初,發(fā)現(xiàn)該生精神狀態(tài)不佳,整天少言寡語,愁眉苦臉,心事重重。我觀察到這些變化后,與其談話,了解到:她在報紙上看到一篇關于“孤獨癥”的文章,于是對自己產(chǎn)生了懷疑。我耐心地做她的思想工作,給她講有關“孤獨癥”方面的知識、實例。經(jīng)過幾次談話,是該生又恢復了自我。
“聞”———運用聽覺收集有關班級的信息,真實快捷地掌握班級情況。
有時班主任在班里,僅靠“望”還不能了解到所有的情況。因筆者倡導“三自”為主的班級管理模式,培養(yǎng)學生的“自我”意識,鍛煉學生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務”的能力,所以班主任與學生在一起的時間就有限度,而且有些學生,班主任在與不在時的表現(xiàn)差異較大。這時,班主任就必須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,而且這個渠道是多方位、多層面的。
首先,利用寫周記的方法,架起師生心理溝通的橋梁。
聾生由于聽力障礙導致語言表達能力很差,于是我就讓學生堅持寫周記,從簡單的句子到一段話,寫出本周內(nèi)所做的事情,傾吐心事。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、語言表達能力,同時又能把握全班學生的思想脈搏。
其次,學會傾聽,通過授課教師、班干部、個別談心開啟信息源。
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前提,是為了了解學生的真實心聲,從而給疑惑者以解釋,給困難者以援助,給失落者以鼓勵,給徘徊者以心靈的點撥。工作中,我總是想方設法給自己創(chuàng)造傾聽的機會,我不定時向授課教師了解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(xiàn);讓班干部定時向我匯報工作;跟學生個別談心,通過傾聽了解學生的大量信息,掌握了他們對人對事的看法,這樣才能做到“兼聽則明”。
“問”———在管理中噓寒問暖,關心學生,使學生倍感家的溫暖。
“親其師,信其道”,班主任只有縮短與學生之間的距離,時刻把學生的學習、生活放在心上,關心他們的學習,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,學生才能相信你,用愛心,用真誠去梳理聾生的身心。這樣,在班級管理中,才有更強的感召力。
雖說我主張“三自”為主的管理模式,但作為特殊教育工作者要投入更多愛心,應該隨時走進學生的生活。班里有學生生病,只要我知道,我都去看望他們,安排同學們照顧,指導就醫(yī),讓學生在校感受到家庭的溫暖,從而更安心投入到學習中,同時也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。筆者認為在聾校班級管理中,必須用愛和汗水鋪路,有一雙堅強的手為學生搭橋,在這里才能讓缺陷得到補償、性情得到陶冶、思想得到升華、人格得到完美、才智得到開發(fā)。
“切”———做學生的思想工作要找準“切入點”,把握時機可以事半功倍。
1、以校規(guī)定班規(guī),“三管九不”來束縛學生不良行為。
依據(jù)《聾校學生操行量化考核評定細則》,針對聾生愛動、易破壞等特點,結(jié)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,制定了“三管九不”的班規(guī)。即管住自己的嘴:不亂講臟話、不隨地吐痰、不亂吃零食;管住自己的手:不動手打人、不亂寫亂畫、不亂扔雜物;管住自己的腳:不踐踏花草綠草地、不破壞公共財物、不翻閱校園圍墻。從而提高聾生的自我約束力,以及完善“三自”為主的班級管理模式。
2、把脈切入相應的主題班會,有利于班級管理工作。
主題班會是了解、解除學生問題的主陣地。每天的晨會,每周的班會,我都會精心設計話題,盡量設計多種多樣的形式,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。
針對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、冷漠、自私的心理特征。筆者先后開展了“我為我家做點什么”、“家里的愛”等主題班會,讓每個學生尋找、發(fā)現(xiàn)本班的故事,讓每個學生共同參與班級公約的講座與制定,讓學生與兄弟班級開展拔河比賽、手抄報比賽等。在活動中,學生開始變得熱情、開始團結(jié),開始互相關心幫助,整個班集體開始形成較強的凝聚力。
針對一部分學生缺乏恒心、毅力,對學生存在的惰性,從而使他們智力因素受到束縛的情況,筆者開展了“學習為了什么”?“為師解憂”“挑戰(zhàn)自我”等主題班會,幫助學生制定了不良的學習習慣治療卡,從而糾正了學生的不良習慣。
3、注入豐富多彩的活動,活躍班級精神風貌。
為使聾生養(yǎng)成良好的習慣,制定了系列監(jiān)督制,并配合“讀書活動”、“進步之星”、“學習競爭伙伴”、“經(jīng)驗交流會”等活動使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得到提高。在活動中,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(fā)展。針對部分愛好寫作的學生,我鼓勵他們大膽創(chuàng)作,組織他們積極參賽,并取得了優(yōu)異的成績;針對愛好畫畫的學生,給他們施展才華空間,把教室的黑板留給他們,讓他們在上面盡情的揮灑等等,只要他們有興趣,我就盡最大力量開展活動支持、鼓勵他們,相信他們能做好,相信成功屬于他們。
“望聞問切”在班級管理中各有其獨特的作用,不能相互替代,但在實際應用中,必須將他們有機結(jié)合起來,才能全面、系統(tǒng)、深入地了解班級情況,才能對癥下藥、藥到病除。
參考書目:
1、《現(xiàn)代特殊教育》2012年第三期
2、張寧生,《聽覺障礙兒童的心理與教育》.華夏出版社
·暫無相關評論